安装raspi-config针对树莓派最好的扩展工具是raspi-config,在kali1的源中也是存在的,但在2.0版本中则被移除了,只好手动安装。首先从http://archive.raspberrypi.org/debian/pool/main/r/raspi-config/下载最新的raspi-config,然后解决依赖:apt-getinstalltriggerhappylua5.1alsa-utilsdpkg-iraspi-config_20151019_all.deb中文设置刷新软件列表:sudoapt-getupdate安装中文字体:sudoapt-getinstallttf-wqy-zenhei安装完成后输入sudodpkg-reconfigurelocales把下面的三个选择上(按空格键选择)其余取消选择en_US.UTF-8、zh_CN.GBK、zh_CN.UTF-8在raspi-config中可以扩展sd卡,设置中文开始SSH等
最近因为那个勒索病毒,听了一位安全方面的专家做的的一个关于安全方面的培训,从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在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我们的信息,我们的隐私,是如此简单的就可以被泄漏出来,所以关注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在报告的时候提到了kalilinux,这个对想学习安全攻防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工具。会议结束以后就自行下载了一个玩玩。不过在VMware里安装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今天就谈谈在安装vmtools时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吧! 我下载安装的版本是kalilinux2017.1版本,是目前最新的版本。因为之前对linux接触的不是很多,在linux环境下安装软件不是很熟悉。只能自行百度搜索步骤教程。在安装vmtools时(反正我是在每每安装好一个系统之后,都会安装vmtools。)我一开始先安装的是vmtools,不知道这个版本的vmtools已经不再是vmtools,是新的open-vm-tools-desktop。一开始安装的是vmtools,可能没有卸载完全,每次关机重新开机都会一个报错。实在没有办法,最后重新安装了系统,直接安装的是open-vm-tools-desktop,这样就没有报错了。 这里想跟大家说的是:在kalilinux2017.1安装vmtools的时候,不要再安装老版的vmtools,直接更新源,更新系统,然后apt-getinstallopen-vm-tools-desktop,安装好以后,reboot。这样就可以拖动文件了。
利用文件包含拿到shell,这次就不提权了,都是本地的环境,再提也是一样的下面贴一下漏洞代码关键文件上述代码代表着通过GET方式在URL获取page的变量然后赋值给$file然后代码没有检查代码,就直接利用include代码执行。这里的代码如果直接访问的话是没有page变量的,会报错,这里只是为了研究文件远程包含漏洞。漏洞产生原因:获取到的page参数没有进行判断,就直接就用include语句执行了。按照默认的配置,是本地文件可以直接读取到的,现在本地用hfs配置一个web,只发布webshell,选择添加文件,浏览文件,找到webshell。成功发布,然后访问http://ip:8080/help.php就是webshell了,提示下载文件是正常的。因为hfs不会解析脚本啊。。。。。。按照默认设置会报错,但是当开启php.ini中的allow_url_include就可以执行这个webshell了,这里建议用一句话,因为我测试直接上大马,可能显示出来的东西有问题。。。先在php.ini中将两处标红的地方设置为on
之前安装了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但是在ubuntu升级后,虚拟机用不了了,打算删掉。摸索了一会,发现了一个简单方法:1、在终端输入列出已经安装的vmware产品vmware-installer--list-products或者vmware-installer-l显示结果例如:snowdream@snowdream:~$vmware-installer-lProductNameroductVersion==========================================vmware-workstation7.1.3.3242852、卸载vmwareworkstationsudovmware-installer-uvmware-workstation注:最后一个参数来自上面的产品名称。3、顺利的话,会弹出图形卸载窗口。按照提示一步一步走下去即可完成卸载。
当在使用Linux的时候,如果您通过ls–l/就会发现,在/下包涵很多的目录,比如etc、usr、var、bin......等目录,而在这些目录中,我们进去看看,发现也有很多的目录或文件。文件系统在Linux下看上去就象树形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把文件系统的结构形象的称为树形结构。文件系统的是用来组织和排列文件存取的,所以她是可见的,在Linux中,我们可以通过ls等工具来查看其结构,在Linux系统中,我们见到的都是树形结构;比如操作系统安装在一个文件系统中,他表现为由/起始的树形结构。linux文件系统的最顶端是/,我们称/为Linux的root,也就是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Linux的文件系统的入口就是/,所有的目录、文件、设备都在/之下,/就是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者,也是最上级的领导者。由于linux是开放源代码,各大公司和团体根据linux的核心代码做各自的操作,编程。这样就造成在根下的目录的不同。这样就造成个人不能使用他人的linux系统的PC。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一些基本的配置,文件在哪里。。。这就造成了混乱。这就是FHS(FilesystemHierarchyStandard)机构诞生的原因。该机构是linux爱好者自发的组成的一个团体,主要是是对linux做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至于是操作者换一台主机就成了linux的‘文盲’。根据FHS(http://www.pathname.com/fhs/)的官方文件指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使用者可以了解到已安装软件通常放置于那个目录下,所以他们希望独立的软件开发商、操作系统制作者、以及想要维护系统的用户,都能够遵循FHS的标准。也就是说,FHS的重点在于规范每个特定的目录下应该要放置什么样子的数据而已。这样做好处非常多,因为Linux操作系统就能够在既有的面貌下(目录架构不变)发展出开发者想要的独特风格。事实上,FHS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一直再持续的改版的,FHS依据文件系统使用的频繁与否与是否允许使用者随意更动,而将目录定义成为四种交互作用的形态,用表格来说有点像底下这样:可分享的(shareable)不可分享的(unshareable)不变的(static)/usr(软件放置处)/etc(配置文件)/opt(第三方协力软件)/boot(开机与核心档)可变动的(variable)/var/mail(使用者邮件信箱)/var/run(程序相关)/var/spool/news(新闻组)/var/lock(程序相关)四中类型:1.可分享的:可以分享给其他系统挂载使用的目录,所以包括执行文件与用户的邮件等数据,是能够分享给网络上其他主机挂载用的目录;2.不可分享的:自己机器上面运作的装置文件或者是与程序有关的socket文件等,由于仅与自身机器有关,所以当然就不适合分享给其他主机了。3.不变的:有些数据是不会经常变动的,跟随着distribution而不变动。例如函式库、文件说明文件、系统管理员所管理的主机服务配置文件等等;4.可变动的:经常改变的数据,例如登录文件、一般用户可自行收受的新闻组等。事实上,FHS针对目录树架构仅定义出三层目录底下应该放置什么数据而已,分别是底下这三个目录的定义:/(root,根目录):与开机系统有关;/usr(unixsoftwareresource):与软件安装/执行有关;/var(variable):与系统运作过程有关。一.根目录(/)的意义与内容: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因为不但所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同时根目录也与开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式库等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因为根目录是这么的重要,所以在FHS的要求方面,他希望根目录不要放在非常大的分区,因为越大的分区内你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录所在分区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因此FHS标准建议:根目录(/)所在分区应该越小越好,且应用程序所安装的软件最好不要与根目录放在同一个分区内,保持根目录越小越好。如此不但效能较佳,根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也较不容易发生问题。说白了,就是根目录和Windows的C盘一个样。根据以上原因,FHS认为根目录(/)下应该包含如下子目录:目录应放置档案内容/bin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档的目录,但/bin比较特殊。因为/bin放置的是在单人维护模式下还能够被操作的指令。在/bin底下的指令可以被root与一般帐号所使用,主要有:cat,chmod(修改权限),chown,date,mv,mkdir,cp,bash等等常用的指令。/boot主要放置开机会使用到的档案,包括Linux核心档案以及开机选单与开机所需设定档等等。Linuxkernel常用的档名为:vmlinuz,如果使用的是grub这个开机管理程式,则还会存在/boot/grub/这个目录。/dev在Linux系统上,任何装置与周边设备都是以档案的型态存在于这个目录当中。只要通过存取这个目录下的某个档案,就等于存取某个装置。比要重要的档案有/dev/null,/dev/zero,/dev/tty,/dev/lp*,/dev/hd*,/dev/sd*等等/etc系统主要的设定档几乎都放置在这个目录内,例如人员的帐号密码档、各种服务的启始档等等。一般来说,这个目录下的各档案属性是可以让一般使用者查阅的,但是只有root有权力修改。FHS建议不要放置可执行档(binary)在这个目录中。比较重要的档案有:/etc/inittab,/etc/init.d/,/etc/modprobe.conf,/etc/X11/,/etc/fstab,/etc/sysconfig/等等。另外,其下重要的目录有:/etc/init.d/:所有服务的预设启动script都是放在这里的,例如要启动或者关闭iptables的话:/etc/init.d/iptablesstart、/etc/init.d/iptablesstop/etc/xinetd.d/:这就是所谓的superdaemon管理的各项服务的设定档目录。/etc/X11/:与XWindow有关的各种设定档都在这里,尤其是xorg.conf或XF86Config这两个XServer的设定档。/home这是系统预设的使用者家目录(homedirectory)。在你新增一个一般使用者帐号时,预设的使用者家目录都会规范到这里来。比较重要的是,家目录有两种代号:~:代表当前使用者的家目录,而~guest:则代表用户名为guest的家目录。/lib系统的函式库非常的多,而/lib放置的则是在开机时会用到的函式库,以及在/bin或/sbin底下的指令会呼叫的函式库而已。什么是函式库呢?妳可以将他想成是外挂,某些指令必须要有这些外挂才能够顺利完成程式的执行之意。尤其重要的是/lib/modules/这个目录,因为该目录会放置核心相关的模组(驱动程式)。/mediamedia是媒体的英文,顾名思义,这个/media底下放置的就是可移除的装置。包括软碟、光碟、DVD等等装置都暂时挂载于此。常见的档名有:/media/floppy,/media/cdrom等等。/mnt如果妳想要暂时挂载某些额外的装置,一般建议妳可以放置到这个目录中。在古早时候,这个目录的用途与/media相同啦。只是有了/media之后,这个目录就用来暂时挂载用了。/opt这个是给第三方协力软体放置的目录。什么是第三方协力软体啊?举例来说,KDE这个桌面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计画,不过他可以安装到Linux系统中,因此KDE的软体就建议放置到此目录下了。另外,如果妳想要自行安装额外的软体(非原本的distribution提供的),那么也能够将你的软体安装到这里来。不过,以前的Linux系统中,我们还是习惯放置在/usr/local目录下。/root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如果进入单人维护模式而仅挂载根目录时,该目录就能够拥有root的家目录,所以我们会希望root的家目录与根目录放置在同一个分区中。/sbinLinux有非常多指令是用来设定系统环境的,这些指令只有root才能够利用来设定系统,其他使用者最多只能用来查询而已。放在/sbin底下的为开机过程中所需要的,里面包括了开机、修复、还原系统所需要的指令。至于某些伺服器软体程式,一般则放置到/usr/sbin/当中。至于本机自行安装的软体所产生的系统执行档(systembinary),则放置到/usr/local/sbin/当中了。常见的指令包括:fdisk,fsck,ifconfig,init,mkfs等等。/srvsrv可以视为service的缩写,是一些网路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取用的资料目录。常见的服务例如WWW,FTP等等。举例来说,WWW伺服器需要的网页资料就可以放置在/srv/www/里面。呵呵,看来平时我们编写的代码应该放到这里了。/tmp这是让一般使用者或者是正在执行的程序暂时放置档案的地方。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能够存取的,所以你需要定期的清理一下。当然,重要资料不可放置在此目录啊。因为FHS甚至建议在开机时,应该要将/tmp下的资料都删除。事实上FHS针对根目录所定义的标准就仅限于上表,不过仍旧有些目录也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具体如下:目录应放置文件内容/lost+found这个目录是使用标准的ext2/ext3档案系统格式才会产生的一个目录,目的在于当档案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到这个目录下。这个目录通常会在分割槽的最顶层存在,例如你加装一个硬盘于/disk中,那在这个系统下就会自动产生一个这样的目录/disk/lost+found/proc这个目录本身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filesystem)喔。他放置的资料都是在内存当中,例如系统核心、行程资讯(process)(是进程吗?)、周边装置的状态及网络状态等等。因为这个目录下的资料都是在记忆体(内存)当中,所以本身不占任何硬盘空间。比较重要的档案(目录)例如:/proc/cpuinfo,/proc/dma,/proc/interrupts,/proc/ioports,/proc/net/*等等。呵呵,是虚拟内存吗[guest]?/sys这个目录其实跟/proc非常类似,也是一个虚拟的档案系统,主要也是记录与核心相关的资讯。包括目前已载入的核心模组与核心侦测到的硬体装置资讯等等。这个目录同样不占硬盘容量。除了这些目录的内容之外,另外要注意的是,因为根目录与开机有关,开机过程中仅有根目录会被挂载,其他分区则是在开机完成之后才会持续的进行挂载的行为。就是因为如此,因此根目录下与开机过程有关的目录,就不能够与根目录放到不同的分区去。那哪些目录不可与根目录分开呢?有底下这些:/etc:配置文件/bin:重要执行档/dev:所需要的装置文件/lib:执行档所需的函式库与核心所需的模块/sbin:重要的系统执行文件这五个目录千万不可与根目录分开在不同的分区。请背下来啊。二./usr的意义与内容:依据FHS的基本定义,/usr里面放置的数据属于可分享的与不可变动的(shareable,static),如果你知道如何透过网络进行分区的挂载(例如在服务器篇会谈到的NFS服务器),那么/usr确实可以分享给局域网络内的其他主机来使用喔。/usr不是user的缩写,其实usr是UnixSoftwareResource的缩写,也就是Unix操作系统软件资源所放置的目录,而不是用户的数据啦。这点要注意。FHS建议所有软件开发者,应该将他们的数据合理的分别放置到这个目录下的次目录,而不要自行建立该软件自己独立的目录。因为是所有系统默认的软件(distribution发布者提供的软件)都会放置到/usr底下,因此这个目录有点类似Windows系统的C:\Windows\+C:\Programfiles\这两个目录的综合体,系统刚安装完毕时,这个目录会占用最多的硬盘容量。一般来说,/usr的次目录建议有底下这些:目录应放置文件内容/usr/X11R6/为XWindowSystem重要数据所放置的目录,之所以取名为X11R6是因为最后的X版本为第11版,且该版的第6次释出之意。/usr/bin/绝大部分的用户可使用指令都放在这里。请注意到他与/bin的不同之处。(是否与开机过程有关)/usr/include/c/c++等程序语言的档头(header)与包含档(include)放置处,当我们以tarball方式(*.tar.gz的方式安装软件)安装某些数据时,会使用到里头的许多包含档。/usr/lib/包含各应用软件的函式库、目标文件(objectfile),以及不被一般使用者惯用的执行档或脚本(script)。某些软件会提供一些特殊的指令来进行服务器的设定,这些指令也不会经常被系统管理员操作,那就会被摆放到这个目录下啦。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X86_64的Linux系统,那可能会有/usr/lib64/目录产生/usr/local/统管理员在本机自行安装自己下载的软件(非distribution默认提供者),建议安装到此目录,这样会比较便于管理。举例来说,你的distribution提供的软件较旧,你想安装较新的软件但又不想移除旧版,此时你可以将新版软件安装于/usr/local/目录下,可与原先的旧版软件有分别啦。你可以自行到/usr/local去看看,该目录下也是具有bin,etc,include,lib...的次目录/usr/sbin/非系统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系统指令。最常见的就是某些网络服务器软件的服务指令(daemon)/usr/share/放置共享文件的地方,在这个目录下放置的数据几乎是不分硬件架构均可读取的数据,因为几乎都是文本文件嘛。在此目录下常见的还有这些次目录:/usr/share/man:联机帮助文件/usr/share/doc:软件杂项的文件说明/usr/share/zoneinfo:与时区有关的时区文件/usr/src/一般原始码建议放置到这里,src有source的意思。至于核心原始码则建议放置到/usr/src/linux/目录下。三./var的意义与内容:如果/usr是安装时会占用较大硬盘容量的目录,那么/var就是在系统运作后才会渐渐占用硬盘容量的目录。因为/var目录主要针对常态性变动的文件,包括缓存(cache)、登录档(logfile)以及某些软件运作所产生的文件,包括程序文件(lockfile,runfile),或者例如MySQL数据库的文件等等。常见的次目录有:目录应放置文件内容/var/cache/应用程序本身运作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暂存档/var/lib/程序本身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数据文件放置的目录。在此目录下各自的软件应该要有各自的目录。举例来说,MySQL的数据库放置到/var/lib/mysql/而rpm的数据库则放到/var/lib/rpm去/var/lock/某些装置或者是文件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应用程序所使用,如果同时有两个程序使用该装置时,就可能产生一些错误的状况,因此就得要将该装置上锁(lock),以确保该装置只会给单一软件所使用。举例来说,刻录机正在刻录一块光盘,你想一下,会不会有两个人同时在使用一个刻录机烧片?如果两个人同时刻录,那片子写入的是谁的数据?所以当第一个人在刻录时该刻录机就会被上锁,第二个人就得要该装置被解除锁定(就是前一个人用完了)才能够继续使用/var/log/非常重要。这是登录文件放置的目录。里面比较重要的文件如/var/log/messages,/var/log/wtmp(记录登入者的信息)等。/var/mail/放置个人电子邮件信箱的目录,不过这个目录也被放置到/var/spool/mail/目录中,通常这两个目录是互为链接文件。/var/run/某些程序或者是服务启动后,会将他们的PID放置在这个目录下/var/spool/这个目录通常放置一些队列数据,所谓的“队列”就是排队等待其他程序使用的数据。这些数据被使用后通常都会被删除。举例来说,系统收到新信会放置到/var/spool/mail/中,但使用者收下该信件后该封信原则上就会被删除。信件如果暂时寄不出去会被放到/var/spool/mqueue/中,等到被送出后就被删除。如果是工作排程数据(crontab),就会被放置到/var/spool/cron/目录中。由于FHS仅是定义出最上层(/)及次层(/usr,/var)的目录内容应该要放置的文件或目录数据,因此,在其他次目录层级内,就可以随开发者自行来配置了。四.目录树(directorytree):在Linux底下,所有的文件与目录都是由根目录开始的。那是所有目录与文件的源头,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分支下来,因此,我们也称这种目录配置方式为:目录树(directorytree),这个目录树的主要特性有:目录树的启始点为根目录(/,root);每一个目录不止能使用本地端的partition的文件系统,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ilesystem。举例来说,可以利用NetworkFileSystem(NFS)服务器挂载某特定目录等。每一个文件在此目录树中的文件名(包含完整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将整个目录树以图的方法来显示,并且将较为重要的文件数据列出来的话,那么目录树架构就如下图所示:五.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除了需要特别注意的FHS目录配置外,在文件名部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因为根据档名写法的不同,也可将所谓的路径(path)定义为绝对路径(absolute)与相对路径(relative)。这两种文件名/路径的写法依据是这样的:绝对路径:由根目录(/)开始写起的文件名或目录名称,例如/home/dmtsai/.bashrc;相对路径:相对于目前路径的文件名写法。例如./home/dmtsai或http://www.cnblogs.com/home/dmtsai/等等。反正开头不是/就属于相对路径的写法而你必须要了解,相对路径是以你当前所在路径的相对位置来表示的。举例来说,你目前在/home这个目录下,如果想要进入/var/log这个目录时,可以怎么写呢?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var/log(absolute)cd../var/log(relative)因为你在/home底下,所以要回到上一层(../)之后,才能继续往/var来移动的,特别注意这两个特殊的目录:.:代表当前的目录,也可以使用./来表示;..:代表上一层目录,也可以../来代表。这个.与..目录概念是很重要的,你常常会看到cd..或./command之类的指令下达方式,就是代表上一层与目前所在目录的工作状态。实例1:如何先进入/var/spool/mail/目录,再进入到/var/spool/cron/目录内?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var/spool/mailcd../cron说明:由于/var/spool/mail与/var/spool/cron是同样在/var/spool/目录中。如此就不需要在由根目录开始写起了。这个相对路径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对于某些软件开发商来说。一般来说,软件开发商会将数据放置到/usr/local/里面的各相对目录。但如果用户想要安装到不同目录呢?就得要使用相对路径。实例2:网络文件常常提到类似./run.sh之类的数据,这个指令的意义为何?说明:由于指令的执行需要变量的支持,若你的执行文件放置在本目录,并且本目录并非正规的执行文件目录(/bin,/usr/bin等为正规),此时要执行指令就得要严格指定该执行档。./代表本目录的意思,所以./run.sh代表执行本目录下,名为run.sh的文件。
Linux目录和Windows目录有着很大的不同,Linux目录类似一个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如下图:/bin二进制可执行命令/dev设备特殊文件/etc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etc/rc.d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home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lib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sbin超级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tmp公共的临时文件存储点/root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mnt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proc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var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usr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usr/x11R6存放xwindow的目录/usr/bin众多的应用程序/usr/sbin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usr/doclinux文档/usr/include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usr/lib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usr/man帮助文档/usr/src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usr/local/bin本地增加的命令/usr/local/lib本地增加的库根文件系统
据说是Th4ck日站的思路……非同一网关C段劫持菜鸟思路大牛勿笑这方法需要大家一起研究下修复一点错误泪少说MAC软修改机子会上不了网所以这个问题我会研究下的这是我自己很早就发现的方法一直没发不过为了法客的奖品我还是发了直说思路不做实例讲解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局域网的IP冲突(可做到突破非同网关劫持与SB嗅探)也就说土地点就是直接把我们拿到的服务器修改成目标服务器的IP这个就是我们修改IP后他会判断成从新获取IP所以直接把原来的IP服务器的顶下来的然后我们绑定我们目标站的域名就可以达到劫持的效果了而且看不出是劫持的因为IP没有变所以管理发现网站被入侵了会通过FTP或者服务器修改会主页然后我们嗅探本机就好了他发送的数据都是到我们本机的还有就是IP和MAC双绑定我们修改成相对应的就好了这个方法我用过很多次无视非同网关无视神马防火墙神马神马的劫持成功大站的案例有天下网吧华夏联盟这两个站我直接修改的IP劫持装逼作者:Liuker摘自:http://www.ra1nker.com/?p=125Green_leaves发表于昨天00:03根据我没有做测试的猜想是,自己手上局域网的机子改成目标主机ip,造成局域网冲突,在网关缓存没有更新的情况下会造成目标主机ip解析到你的机器上。结果会造成目标主机登录不上,因为ip解析到你的电脑上了。等目标主机恢复的时候,你的主机就断开了,需要等待缓存更新。这样的冲突就算是双绑的服务器也一样有用。防御方法暂不清楚。更深层次利用则是仿造与目标主机一样的登录环境,记录其帐号密码,或者利用劫持的时间内进行钓鱼等等。理论和实践基础薄弱,可能分析得不到位。china-96发表于昨天00:08回复2#Green_leaves应该是这样吧,不过这样冲突是如何能记录到目标的帐号密码,还是说进入路由器之后截取到的,?Green_leaves发表于昨天00:17回复3#china-96如果我们劫持了服务器,把首页变成空白页,那么管理员肯定会去登录服务器,而服务器的ip已经变成你的机子上了,实际登录到的是你服务器了。如果思路没错的话,是可以记录下登录帐号和信息的。我不知道上面的方法是否可行,正准备过几天有空了试验一下。如果可行的话,只要弄个跟目标主机差不多,是肯定可以骗到的。testonly发表于昨天02:57回复4#Green_leaves骗到的话目标主机一旦恢复,你的主机ip不是失效了?那么你如何查询你主机记录下的东西?莫非等你的主机管理员发现后恢复?Green_leaves发表于昨天12:16回复6#testonly如果骗到目标主机管理员登录,实际登录到的应该是你控制的主机,嗅探工具或者密码记录工具应该记录的是你实际控制的那台主机,而不是目标主机。如果管理员登录了,理论上是可以记录下来的。hup发表于昨天12:44回复2#Green_leaves这样自己的服务器就down掉了吧。hup发表于昨天12:45回复11#Green_leavesgina就可以记录Green_leaves发表于昨天12:55回复12#hup自己控制的那台机子是可以登录的,但是如果缓存更新,则有一段时间会登录不上。这个是foraya测试了很多次以后告诉我的结果。perky发表于昨天20:44可以绑定多ip很早就玩过了现在才搬出来哈哈。。。wenzicishui发表于昨天21:08同在一个局域网怎么可能绑多个同网段IP在自己网卡上?最后受害的应该是自己,估计需要从console把IP才能改回去....Green_leaves发表于昨天21:13具体的方法还得研究研究,不然改掉以后,自己的远程会话肯定断掉了。摘自:https://forum.90sec.org/thread-3949-1-1.html站长评论:这个问题,在局域网中经常碰到(尤其是网吧),不能算是漏洞……严格的来讲,这个也不叫“劫持”,只能说是IP冲突的一种……这个方法受以下因素、条件影响:1、必须在同一局域网(无需同网关,C段相同即可)。2、目标机器是否装有具有“拦截外部IP冲突”功能的防火墙。3、目标机器本地连接是否设置为:“自动获取IP”。(这条因素不确定)4、网管是否绑定IP+MAC,如果绑定了,则还需要修改攻击机器的IP、MAC与目标机器完全一致。5、可以给本机(攻击机器)绑定多个IP备用,否则在IP冲突时,你可能无法登陆本机。关于通过这种方法拿到服务器权限,这个略蛋疼……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劫持”后(其实就是霸占目标机器IP而已……),目标机器网络是中断状态(本地连接如果是“自动获取IP”,则可能会自动获取为另一IP,未实践、不确定),按照上边所说的,如果这时管理员登陆目标机器(Mstsc、FTP等),数据是发到本机的(攻击机器)。没错,这时是可以嗅探的,但是管理员是使用目标机器的账号密码登陆本机,所以会造成“登陆不上”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太明显了……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起来了,这和单向Arp欺骗(没有转发时,即:非中间人)的情况是一样的,这种现象曾经在“嗅探、劫持3389端口、远程桌面、rdp协议的一些经验技巧总结”中写过:……省略……3、钓鱼攻击,使用Arp劫持,欺骗本机为目标机器,然后在本机安装本地密码记录软件,例如:WinlogonHack、WinPswLogger等工具(注意:这些工具都要修改,改成即使是错误密码也要记录,不然你什么都记录不到!),然后坐等管理员连接,得到密码后恢复Arp劫持。……省略……5.如果成功取得密码.停止端口转向.停止模拟.停止arp发送.等待网关刷新arp缓存.这时双方都不能登录.直到网关刷新.在这个漫长的等待中.ping目标IP-T抢在管理前上线.6.接下来就是拼人品.……省略……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记录到账号密码后,停止攻击,然后等待网络恢复,此时双方都不能连接目标机器,然后当恢复时,抢在管理前登陆目标机器,然后拼人品……这里和单向Arp攻击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单向Arp开启了转发,那就形成完整的数据回路(具体请参阅:ArpEMPv1.0发布&技术文档&详细分析hijackport+rdpproxy),目标机器不会感觉到异常。而IP冲突则无法转发,因为此时双方的IP和MAC都被改成了一样的,如果将数据发出去的话,会形成死循环,无法转发……关于防御方法,其实比较简单,使用带“拦截外部IP冲突”功能的防火墙即可(具体未实践,应该是有效的),例如“金山贝壳ARP防火墙v2.0”:
添加普通用户useradd-m-Gsudo,video,audio,cdrom-s/bin/bashOKing把某个用户添加到组中:sudousermod-a用户名-G组名递归更改目录/文件所属用户组:sudochgrp用户名-RMyDocuments/递归更改目录/文件拥有者:sudochown-R用户名MyDocuments/使用蓝牙apt-getinstallpi-bluetoothbluezbluez-firmwareblueman关键一点:添加pi用户到蓝牙组usermod-Gbluetooth-apiusermod-Gbluetooth-a用户名安装谷歌拼音输入法:apt-getinstallfcitx-googlepinyin安装完毕后重启,打开FcitxConfiguration:添加-->去掉勾-->在最后一行选中“googlepinyin”安装FlashPlayer播放插件apt-getinstallflashplugin-nonfree&&update-flashplugin-nonfree--install下载包自行安装(install_flash_player_11_linux.x86_64):cplibflashplayer.so/usr/lib/mozilla/plugins/sudocp-rusr/*/usr解决启动时默认静音sudoapt-getinstallalsa-utils-y然后在声音里设置即可更改默认java环境到oracle官网下载jdk包,解压之后放到一个目录下比如,我们把解压的jdk文件放在/usr/lib/jvm/目录下设置java环境变量修改配置文件:/etc/profile在文件末尾添加一下内容:exportJAVA_HOME=/usr/lib/jvm/java-8-openjdk-amd64exportJRE_HOME=/usr/lib/jvm/java-8-openjdk-amd64/jreexportPATH=$JAVA_HOME/bin:$PATHexport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重启KaliRolling终端字符串重叠问题(1)安装时系统选系统语言是英文,安装完之后在"Region&Language"里改为中文显示 (2)更新系统到最新,可解决这个问题(3)安装字体:apt-getinstallttf-wqy-microheittf-wqy-zenheixfonts-wqy然后在gnome-tweak-tool工具中更改字体系统更新升级1、vi/etc/apt/sources.list#编辑更新源配置文件2、添加kali源:#官方源debhttp://http.kali.org/kalikali-rollingmaincontribnon-freedeb-srchttp://http.kali.org/kalikali-rollingmaincontribnon-free自己用的时候有时需要用到debain源:debhttp://ftp.debian.org/debian/squeezemainnon-freecontrib3.apt-getupdate&apt-getupgrade-y#刷新更新列表并更新软件软件包更新时中断:dpkg--configure-a更新完清理一下:apt-getclean&&apt-getautoclean&&apt-getautoremove-yapt-getpurge软件名 建议卸载时候使用该命令apt-getremove软件名 删除相应的软件(实际上删除了/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下所有以deb文件)apt-getpurge软件名 删除相关软件,同时删除该软件的配置文件apt-getclean 把存储的安装包全部卸载apt-getautoremove 自动清理无用的metapackage清理系统残存配置:dpkg-l|grep^rc|awk'{print$2}'|sudoxargsdpkg-P清理系统软件包和内核:uname–r查看正在使用的内核dpkg--get-selections|greplinux删除不用的内核文件image、头文件headers:sudoapt-getpurge内核文件名头文件名清除系统中无用的library安装deborphan:sudoapt-getinstalldeborphan查看多余库文件: deborphan--show-section--show-priority--show-size或者简洁一点:deborphan-sPz,查看有没有多余的库。删除无用的库文件:sudoapt-getremove--purge`deborphan`(清除系统多余的library)安装openvpnsudoapt-getinstallnetwork-manager-pptpnetwork-manager-pptp-gnomenetwork-manager-strongswannetwork-manager-vpncnetwork-manager-vpnc-gnome虚拟机安装增强工具open-vm-toolsVMware自带的vmware-tools在新版本的Kali中已失效,官方建议是安装open-vm-tools-desktop来代替。如果之前不小心安装了vmware-tools,需要卸载: cdvmware-tools-distrib/bin ./vmware-uninstall-tools.pl在官方的更新源下,使用下面命令安装open-vm-tools-desktop apt-getinstallopen-vm-tools-desktopfuse reboot官方源:debhttp://http.kali.org/kalikali-rollingmaincontribnon-freedeb-srchttp://http.kali.org/kalikali-rollingmaincontribnon-free解决root权限下无法运行chrome问题编辑/usr/share/applications/google-chrome.desktop文件,找到"Exec"一行将其值改为如下所示,/root/.config/google-chrome是设置的chrome工作目录/opt/google/chrome/google-chrome–-user-data-dir="/root/.config/google-chrome"保存即可修复apt-add-repository命令sudoupdatesudoapt-getinstallsoftware-properties-common如果因为依赖问题没法直接安装software-properties-common,可以手动修复。1.apt-getinstallapt-file安装apt-file2.apt-filesearchadd-apt-repository你的输出结果应该看起来类似这样:3.cd/usr/sbin&&sudoviadd-apt-repository添加下列代码,并保存文件:按Ctrl+C复制代码按Ctrl+C复制代码4.sudochmod+x/usr/sbin/add-apt-repositorysudochownroot:root/usr/sbin/add-apt-repository5.使用add-apt-repository,添加PPA软件库在KaliLinux中添加主题和自定义图标。sudoadd-apt-repositoryppa:noobslab/themessudoadd-apt-repositoryppa:alecive/antigone实用工具安装进程和使用内存查看工具:apt-getinstallhtopnethogs-yhtopnethogseth0nethogswlan0软件包管理程序(GDEBI):apt-getinstallgdebi系统清理工具:sudoapt-getinstallbleachbitBoot-repair(修复引导工具)sudoadd-apt-repositoryppa:yannubuntu/boot-repair&&sudoapt-getupdatesudoapt-getinstall-yboot-repair&&(sudoboot-repair&)刻录工具Brasero:sudoapt-getinstallbrasero十六i进制编辑器bless(推荐):sudoapt-getinstallbless图形化挂载工具:sudoapt-getinstallfuriusisomount多分屏终端: sudoapt-getinstallterminatorFTP客户端: sudoapt-getinstallfilezillafilezilla-common屏幕录制工具: sudoapt-getinstallvokoscreen摄像头管理查看工具: sudoapt-getinstallcamorama如果使用了VMware,VMware卸载:vmware-installer-uvmware-workstation系统管理网络设备未托管:sudovi/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把managed=false的false改为trueipv6网络转发:echo1>/proc/sys/net/ipv6/conf/all/forwardingIPv6配置:modprobeipv6#加载ipv6协议lsmod#显示linux加载的系统模块,确认是否已经加载IPv6协议ipconfiglo#显示系统回环口,进一步确认加载了ipv6ping6::1#ping6环回接口的ipv6地址,进一步确认是否正确加载了IPV6模块vi/etc/sysconfig/network#设置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IPv6命令操作 NETWORKING=yes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NETWORKING_IPv6=yesifconfig-a#查看ipv6网络配置重启网络服务失败FailedtostartLSB可能原因:配置文件中MAC与当前网卡MAC不一致解决办法:ipaddrshow查看当前MAC地址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以ifcfg开头的网络链接文件例如vim/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将HWADDR="XX:XX:XX:XX:XX:XX"的MAC地址改为ipaddrshow命令显示的MAC地址其他的按照同样的方法修改systemctlrestartnetworking.servic重启网络成功systemctlstatusnetworking.service状态正常美化修改改主题的话,http://gnome-look.org/Download把主题文件放在usr/share/themes/图标主题~/.icons/conky的话,在/etc/conky/全局设置:/usr/share/themes//usr/share/icons/背景壁纸在/usr/share/background/或/usr/share/wallpaperkali修改主题图片/usr/share/images/desktop-baselogin-background.png 进入系统界面的背景图 kali-grub.png grub的背景图片(/usr/share/images/desktop-base) kali-wallpaper_1024×786 之类的是桌面背景图/usr/share/gnome-shell/theme/KaliLogin.png登录界面修改/usr/share/images/desktop-basedesktop-grub.pngkali-grub.png添加字体第一步:将喜欢的字体文件copy到一个文件夹中,如myfonts第二步:将copy到的字体文件夹copy到系统字体文件夹中并且修改权限sudocpmyfonts//usr/share/fonts/sudochmodu+rwx/usr/share/fonts/myfonts/*cd/usr/share/fonts/myfonts第三步:更新字体缓存 sudomkfontscale sudomkfontdir sudofc-cache-fv这样就不会遇到字体太少的尴尬了……如果看不到的话,sudoshutdown-rnow试一下。注:如果想把字体添加到系统字体库,直接把含字体的文件夹复制到/usr/share/fonts/truetype/目录下,再更新字体缓存即可。系统备份#tarcvpzfMyBackup.tgz--exclude=/proc--exclude=/lost+found--exclude=/backup.tgz--exclude=/mnt--exclude=/sys--exclude=/tmp--exclude=/media/#tarcvpjfMyBackup.tar.bz2--exclude=/proc--exclude=/lost+found--exclude=/backup.tar.bz2--exclude=/mnt--exclude=/sys--exclude=/tmp--exclude=/media/(bzip2压缩率更高)另外需要确认一下“/media”上没有挂载任何东西(例如光盘、移动硬盘),如果有挂载东西,必须把“/media”也排除在外恢复系统:把文件“backup.tgz”拷贝到分区的根目录下,执行恢复命令:#tarxvpfzbackup.tgz-C/重新创建那些在备份时被排除在外的目录#mkdirproc#mkdirlost+found#mkdirmnt#mkdirsys#mkdirtmp用netcat进行网络备份在接受端必须设置netcat用于写备份文件:nc-nvv-l-p端口>backup.tar.bz2传送tar命令:tarcvpj/|nc-q0IP端口传输完毕后nc连接自动断开事实上一个真正快的网络比写备份文件到磁盘要快.Winetricks配合wine使用。可安装windows所需的各种组件sudoapt-getinstallwinetricks组件功能:art2kmin微软Access2000运行时.colorprofile标准RGB颜色配置文件comctl32微软commoncontrols5.80comctl32.ocx微软的comctl32.ocx和comctl.ocx,VB6的comctl32外壳corefonts微软Arial,Courier,Times字体dcom98微软DCOM,替换Wine所自带的dirac0.8theobsoleteDirac0.8directshowfilterdirectx9微软DirectX9divxdivx视频编码dotnet11微软.NET1.1dotnet20微软.NET2.0ffdshowffdshow视频编码flashAdobeFlashPlayerActiveX与firefox插件fontfixFixbadfontswhichcausecrashinsomeapps(e.g..net).gdiplus微软gdiplus.dll(须安装powerpoint)geckoHTML渲染引擎(Mozilla)icodecsIntel媒体编码(Indeo)jet40微软Jet4.0ServicePack8liberationRedHatLiberation字体(Sans,Serif,Mono)mdac25微软MDAC2.5:微软ODBC驱动,etc.mdac27微软MDAC2.7mdac28微软MDAC2.8mfc40微软mfc40(MicrosoftFoundationClassesfromVisualC++4)mfc42微软mfc42(包含于下面的vcrun6)mono19mono-1.9.1-gtksharp-2.10.4-win32-2msi2微软Installer2.0msls31微软LineServices3.1(neededbynativeriched?)msxml3微软XMLversion3msxml4微软XMLversion4msxml6微软XMLversion6oggogg过滤器和编码器:flac,theora,speex,vorbis,pdh微软pdh.dll(PerformanceDataHelper)quicktime72苹果Quicktime7.2riched20微软riched20andriched32riched30微软riched30tahoma微软Tahoma字体(notpartofcorefonts)vb3run微软VisualBasic3运行时vb4run微软VisualBasic4运行时vb5run微软VisualBasic5运行时vb6run微软VisualBasic6运行时vcrun6微软VisualC++6sp4运行库(包括mfc42.dll,msvcp60.dll,msvcrt.dll)vcrun2003微软VisualC++2003运行库(包括mfc71.dll,msvcp71.dll,msvcr71.dll)vcrun2005微软VisualC++2005运行库(包括mfc80.dll,msvcp80.dll,msvcr80.dll)vcrun2005sp1微软VisualC++2005sp1运行库vcrun2008微软VisualC++2008运行库(包括mfc90.dll,msvcp90.dll,msvcr90.dll)vjrun20微软VisualJ#2.0运行库(需要安装dotnet20)wmp9微软WindowsMediaPlayer9wmp10微软WindowsMediaPlayer10wsh51微软WindowsScriptingHost5.1wsh56微软WindowsScriptingHost5.6wsh56js微软Windowsscripting5.6,只有jscript,没有cscriptwsh56vb微软Windowsscripting5.6,只有vbscript,没有cscriptxvidxvid视频编码autohotkeyAutohotkey(opensourceguiscriptinglanguage)firefox3Firefox3kdeKDEforWindowsinstallermpcMediaPlayerClassicvlcVLCmediaplayerallfonts以上所有字体(corefonts,tahoma,liberation)allcodecs以上所有媒体编码(xvid,ffdshow,icodecs)fakeie6在注册表中写入IE6已安装信息native_mdacOverrideodbc32andodbccp32nt40Setwindowsversiontont40win98SetwindowsversiontoWindows98win2kSetwindowsversiontoWindows2000winxpSetwindowsversiontoWindowsXPvistaSetwindowsversiontoWindowsVistawinver=Setwindowsversiontodefault(winxp)volnumRenamedrive_ctoharddiskvolume0(neededbysomeinstallers)其中,要安装QQ2008的话,只需安装flashgeckomsls31riched20vcrun6即可KaliLinux(Debian)下安装屏幕录像软件(Kazam)1.加入源/etc/apt/sources.listdebhttp://packages.crunchbang.org/waldorfwaldorfmain2.添加CrunchBangkeywget-O-http://packages.crunchbang.org/statler-dev/crunchbang.key|sudoapt-keyadd-3.添加文件vietc/apt/preference.d/kazam.conf写入:Package:*Pin:releasen=wheezyPin-Priority:900Package:*Pin:releasen=waldorfPin-Priority:-104.安装aptitudeupdateaptitude-twaldorfinstallkazam使用参考:屏幕录像软件Kazam1.4.2发布InstallingKazamscreencasteronDebianWheezyfromCrunchBangrepos